【摘要】如今的置换业务在北京车市中可谓是如火如荼,但是又有多少换车的车主知道其中猫腻!
近日,消费者张先生到一家沃尔沃4S店置换新车,按照店内置换业务的流程,张先生要把自己2003年的索纳塔2.0L自动挡折价卖给店方,因此对于张先生来说,旧车卖价多少钱,是否能够外迁外地,领到政府补贴,直接关系张先生的置换利益。在店方的忽悠中,张先生这辆车最后以3.8万元的价格折价给店方。
对于不了解二手车行情的很多车主来说,这件事可能就这样过去了,但是半个月后来自买方车主的一个询问电话,让他觉得4S店存在价格欺诈。这位买了张先生车的山东潍坊车主说,他是以5.5万元的价格买的这辆车,行驶里程为9万公里。而卖车之前店方忽悠的“不能外迁山东”、高达1.7万元的差价以及更改行驶里程,在这通电话中却一一显露,张先生觉得:置换二手车可能普遍存在欺诈!
●店内置换业务普遍存问题
这里暂不说明4S店的名称,原因是这位消费者属于不具名投诉,暂无法进行相应的核实。但是根据我们调查了解,目前北京众多的4S店置换业务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经过一年多的政策调整,北京车市置换比例普遍达到30%-40%,一些高端品牌则高达60%,4S店普遍把置换业务作为利润点。也就是说,在店内置换业务中,店方不仅销售新车赚钱,在二手车上也有利润,一辆置换二手车,店方往往利用各种手段,压低价格促成成交,然后通过和中介协商,侵吞部分差价。
目前,店内置换普遍采用三种形式,一是店内直营二手车业务,收购二手车之后,通过二手车市场进行出售,从中赚取差价;二是和目前的二手车经纪公司进行联营,让其独家代理二手车业务,这种模式往往是双方都能获利;三是应用公开的二手车拍卖平台,以网络竞拍的方式收购二手车,但拍卖流程的不透明让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各种问题。
●建议厂家监管店内置换业务
从置换业务本质上说,店内置换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新车销售。但一些4S店在消费者缺乏了解二手车行情的情况下,隐秘置换二手车业务,长期来说必将影响新车销售。
目前在北京车市,除了少数几个品牌推行严格意义上的置换二手车中心之外,几乎都是店方或是集团经销商推进,并把二手车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点,这其中的利益让不少4S店铤而走险,不惜牺牲置换消费者利益。长期下去,车企对于店内置换业务的补贴将打了水漂!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销售人员表示。
按照他的叙述,目前很多品牌在北京市场都推出置换有礼活动,但是这项活动正在成为店内吸引消费者的噱头,车企补贴几乎都进了4S店的腰包。以车企6000元的补贴为例,店方只需压低消费者置换二手车的价格6000元,就能有4000到5000元进了店方的兜。
●拍卖不透明贻害置换业务
目前,店内采用的三种二手车处置方式中,前两种对消费者肯定缺乏公允,至于第三种——二手车竞拍模式,看似公正公开,但仍然暗藏玄机。
目前,北京二手车市已形成四大二手车拍卖平台,分别是花乡二手车即时拍、亚市车易拍网络竞拍、北汽鹏龙拍卖和卓杰行网络竞拍,这些公司基本上能依靠自身实体业务,做到公开公正。 而新进入的一些拍卖机构,则依托拍卖公开公平的口碑,进行暗箱操作,从中获利。
记者暗访东风日产二手车置换中心,该中心每周举行例行二手车拍卖会,但是除了协议二手车商之外,门口的工作人员会把一切无关人员拒之门外,里边热闹的场景让场外的人员不免心存疑虑;一家二手车网站开通的二手车拍卖业务,号称有上百家二手车商参与竞标,但是却无法核实……
一个缺乏公开透明的二手车拍卖平台,如何能够让消费者相信自己的二手车不会被贱卖呢?
●公开透明是挽救置换之本
一些二手车专业人士认为,由于行业缺乏相应的交易法规,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可谓乱象存在,对于消费者而言,二手车买卖中充满各种陷阱。
消费者的一辆二手车,往往被层层盘剥,采用各种手段压低价格。这些手段有:谎称车辆不能外迁外地,骗取政府补贴;车况太差、建议降低出让价格;无理由诱教车主压低拍卖底价;暗箱操作拍卖流程,低价成交……这些手段几乎都隐匿在不透明的交易流程中,让像文中开头张先生一样的大多数车主基本上无从察觉。
实际上,对于一位诚心置换新车的车主而言,二手车价格高低还在其次,主要是明白被欺诈之后的感受让很多车主难以释怀,这也是现下二手车行业的诟病。
一句话,在置换业务中,对消费者而言,要的不是“高价格”,而是一个公开公正的“市场化价格”。